(一種分體式可循環物理除濕器的制作方法)
1.本實用新型涉及除濕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體式可循環物理除濕器。背景技術:2.人體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為45~65%rh,室內濕度過高容易引起濕疹等疾病,衣物等長期處于濕度過高的環境中容易導致衣物纖維受損,影響衣物的壽命,還容易滋生霉菌。隨除濕技術的不斷改革創新,除濕器越來越受市場的歡迎。3.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除濕器均為適合室內整間屋子使用的室內除濕器,體積較大,不適合衣柜內的狹小空間;并且室內除濕器設置開放式儲水盒回收濕氣,濕氣可能會沿集水管反滲,影響除濕效果。另外,這種室內除濕器擺放不穩還可能發生傾覆,存在弄濕衣物的風險。4.因此,用戶通常選用除濕袋或除濕盒進行衣柜等狹小空間的除濕。除濕盒主要由氯化鈣、活性炭顆粒等物質組成,用于去除潮濕室內空氣中的水分、降低空氣,具有良好的除濕效果。但市面上常見的除濕盒或除濕袋均為一次性用品,當除濕盒或除濕袋內的氯化鈣完全融化后就不具有除濕效果,不能循環使用,除濕成本較高。5.為此,中國發明專利cna提供了一種分離式物理除濕盒及除濕方法,包括經除濕顆粒物理特性進行除濕的除濕模塊;與除濕模塊相連通,實現外部空氣變為熱空氣經過通道均勻從除濕模組四周散發出來的加熱模塊。該分離式物理除濕盒具有便捷、還原速度快、除濕時無需要通電,工作安全,使用方便,除濕模組吸飽和后,只需將除濕模組放入到通電的產品底座,就可以快速還原除濕模組的除濕能力。6.但是上述分離式物理除濕盒具有以下缺點:7.(1)除濕模塊多呈圓柱形,占據的空間體積較大,放入衣柜或抽屜等儲存空間時大大降低了儲存空間的儲存能力;8.(2)底座上的加熱模塊每次只能針對一個除濕模塊進行烘干,一般家用除濕區域較多,底座的加熱模塊烘干效率低。9.有鑒于此,急需對現有的分離式物理除濕盒結構進行改進,以滿足狹小儲存空間和多個除濕區域的除濕需要,提高底座的烘干效率。技術實現要素:10.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分離式物理除濕盒的除濕模塊占地空間大、加熱模塊不滿足多除濕區域的烘干需要、烘干效率低的問題。1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12.一種分體式可循環物理除濕器,包括:13.除濕片,所述除濕片內設有除濕顆粒,所述除濕片上設有貫穿的吸濕通風孔;所述除濕片上設有飽和度指示組件;14.烘干底座,所述烘干底座內設有烘干組件,所述烘干底座的頂面上設有多個與所述除濕片的形狀和尺寸相互適配的烘干插槽,所述烘干插槽內設有烘干風孔。15.在本方案中,所述除濕片殼體為方形殼體,所述方形殼體的頂面和底面以及左右側面上均設有所述吸濕通風孔;所述烘干風孔包括設置在所述烘干插槽側壁上的第一烘干風孔和設置在所述烘干插槽底面上的第二烘干風孔;所述第二烘干風孔與所述除濕片殼體底面上的吸濕通風孔相對設置。16.在本方案中,所述吸濕通風孔為平行且交錯設置的長孔,所述吸濕通風孔的外端面上設有過濾網。17.在本方案中,所述烘干底座包括底座殼體,所述底座殼體包括:18.頂殼,所述烘干插槽設置在所述頂殼的頂面上,所述除濕片可以插裝在所述烘干插槽內進行烘干;19.底殼,安裝在所述頂殼的底面上,所述底殼上設有進風孔。20.在本方案中,所述進風孔設置在所述底殼的底面上,所述底殼的底面上還設有支腳。21.在本方案中,所述烘干底座殼體內還設有:22.加熱組件,設置在所述頂殼內,用于為烘干所述除濕片提供熱風;23.風機組件,設置在所述加熱組件的下方,用于將熱風沿所述烘干風孔吹出;24.電源組件,用于向所述加熱組件和所述風機組件供電。25.在本方案中,所述飽和度指示組件包括:26.傳感器和供電組件,設置在所述除濕片殼體內,所述傳感器與所述除濕顆粒接觸檢測其飽和度;27.指示燈,與所述傳感器連接,根據所述傳感器的檢測信號改變其指示狀態。28.在本方案中,所述頂殼的側面上設有與供電組件連接的電源開關按鈕。29.在本方案中,所述除濕片殼體上還設有與所述供點組件接通的充電插口。30.在本方案中,所述除濕片殼體的四條側棱上設有倒角。3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體式可循環物理除濕器,除濕底座上設置有多個烘干插槽,除濕片可以插裝在烘干插槽內,通過烘干底座吹出的烘干風將除濕顆粒吸收的水分帶走,實現多個除濕片的同時烘干,滿足家用多個除濕區域的烘干需要,提高了烘干效率。除濕模塊采用片狀設計,降低了其占用的空間大小,避免占用過多的存儲空間降低衣柜、抽屜的存儲能力。除濕片通過飽和度指示組件指示除濕顆粒的飽和程度,準確性高。附圖說明3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分體式可循環物理除濕器的立體圖;33.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分體式可循環物理除濕器的側視圖;34.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除濕片器的結構示意圖。35.其中,圖1至圖3中各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的對應關系如下:36.烘干底座1,除濕片2,底座殼體10,頂殼11,底殼12,烘干插槽111,支腳122,電源開關112,除濕片殼體20,倒角201,吸濕通風孔21,過濾網22,指示燈23,充電插口24。具體實施方式3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分體式可循環物理除濕器,通過除濕片插裝在在烘干底座上的烘干插槽內,烘干風進入到吸濕通風孔內,將除濕顆粒吸收的水分帶走,實現除濕顆粒的烘干,避免占用過多的存儲空間;實現多個除濕片的同時烘干,滿足家用多個除濕區域的烘干需要。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出詳細說明。38.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體式可循環物理除濕器,包括烘干底座1和除濕片2。39.烘干底座1包括底座殼體10,底座殼體10內烘干組件。底座殼體10包括頂殼11和底殼12,頂殼11的頂面上設有多個烘干插槽111,烘干插槽111上設有烘干風孔。其中,烘干風孔包括第一烘干風孔和第二烘干風孔,第一烘干風孔設置在烘干插槽的側壁上,第二烘干風孔設置在烘干插槽的底面上。40.底殼12安裝在頂殼11的底面上,底殼12的底面上設有進風孔和支腳122,方便外界空氣通過進風孔進入到底座殼體10內。41.烘干底座1內還設有加熱組件、風機組件和電源組件(圖中未畫出),加熱組件設置在頂殼11內,用于提供熱的烘干風。風機組件設置在加熱組件的下方,用于將熱的烘干風從烘干風孔中吹出。電源組件用于向加熱組件和風機組件供電,電源組件與設置在頂殼11側面上的電源開關112接通,通過電源開關112控制電源組件的通斷。42.除濕片2包括除濕片殼體20,除濕片殼體20內設有除濕顆粒。除濕片殼體20為方形殼體,與烘干插槽111的形狀和尺寸相適配。除濕片殼體20的四條側棱上設置有倒角201,避免除濕片2插入烘干插槽111內時發生磕碰,延長了除濕片2的使用壽命。43.除濕片殼體20的頂面和底面以及左右側面上均設有貫穿的吸濕通風孔21。吸濕通風孔21為平行且交錯設置的長孔,吸濕通風孔21的外端面上設有過濾網22,避免污染除濕片殼體20內的除濕顆粒。44.除濕片殼體20上還設有飽和度指示組件。飽和度指示組件包括傳感器和供電組件以及指示燈23,傳感器和供電組件設置在除濕片殼體20內,傳感器與除濕顆粒接觸檢測其飽和程度。指示燈23設置在除濕片殼體20上,根據傳感器的檢測信號改變其指示狀態。供電組件與傳感器和指示燈22接通,向傳感器和指示燈23供電。除濕器殼體20上還設有與供電組件接通的充電插口24,可以用于向供電組件充電。4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46.用戶根據室內的濕度情況,將除濕片2放置在衣柜、抽屜等儲存空間內進行吸濕除潮。除濕片殼體20上的吸濕通風孔21為長孔,可提高除濕顆粒與空氣的接觸面接,進行快速除濕。除濕片2內的傳感器實時檢測除濕顆粒的飽和程度,當除濕顆粒達到飽和狀態時,傳感器通過控制電路向指示燈22發出信號,指示燈22指示狀態改變,用戶根據指示燈22的狀態改變可知除濕顆粒達到飽和狀態,可以利用烘干底座1烘干除濕顆粒。47.烘干底座1接通電源后,驅動加熱組件加熱底座殼體10內的空氣,并由風機組件將熱的烘干風吹出。多個除濕片2可以插裝在烘干插槽111內,烘干風沿烘干插槽111側壁上的第一烘干風孔和除濕片2左右側面上的吸濕通風孔21進入到除濕片2內,烘干插槽111底面上的第二烘干風孔與除濕片殼體20底面上的吸濕通風孔21相對設置,可以將進入除濕片2內的烘干風快速帶離除濕片2,提高了烘干風在除濕片2內的流動效率,提高烘干的效率。當除濕顆粒烘干完成時,傳感器校測到除濕顆粒達到使用標準,通過控制電路向指示燈22發出信號,指示燈22狀態改變,用戶可以根據其變化得到除濕片2烘干完成,可以繼續除濕。4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體式可循環物理除濕器,烘干底座的頂面上設置多個烘干插槽,可以實現多個烘干片的同時烘干,滿足多個除濕區域的烘干要求。除濕模塊采用片狀設計,降低了占用的空間大小,避免除濕模塊占用過多的存儲空間,降低衣柜、抽屜的存儲能力。采用飽和度指示組件指示除濕顆粒的飽和程度,準確性高。49.在本方案中,除濕片上的除濕通風孔為平行且交錯設置的長孔,提高了除濕顆粒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了除濕效率;同時方便烘干風快速進入到除濕片殼體內,提高了烘干效率。50.在本方案中,烘干風孔包括設置在烘干插槽側壁上的第一烘干風孔和設置在烘干插槽底面上的第二烘干風孔,第二烘干風孔與除濕片殼體底面上的吸濕通風孔相對設置,提高了烘干底座產生的烘干風在除濕片內的流動速度,提高了烘干的效率。51.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做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