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空調系統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除濕空調系統在具備調節溫度的同時還具備除濕的功能,但在除濕時會伴隨降溫,導致在低溫高濕環境中用戶體驗差。
現有一種再熱除濕空調裝置采用二通閥與調壓裝置并聯的方式、且加入了儲液罐,缺陷是:儲液罐的容量確認復雜、且較占空間,換熱器的制熱能力差,不能實現在除濕的同時升溫的功能;另一種再熱除濕空調裝置的換熱器僅僅在再熱除濕運行時起到換熱的作用,而在制熱運行或者制冷運行時則均起不到換熱的效果,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室外換熱器始終存在于冷媒的循環管路中,導致能耗高、壓力損失大、再熱量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解決了現有裝置在除濕時伴隨降溫問題的除濕空調系統。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除濕空調系統,包括依次連接形成環狀的壓縮機組件、室外換熱器、第一節流裝置、室內第一換熱器、第二節流裝置和室內第二換熱器,在室外換熱器第一端和室外換熱器第二端之間連接有室外換熱器旁通閥。
特別是,所述第二節流裝置為室內四通閥和再熱除濕節流閥;所述再熱除濕節流閥連接在所述室內四通閥的a端和d端之間,所述室內四通閥的b端連接至所述室內第二換熱器,所述室內四通閥的c端連接至所述室內第一換熱器。
特別是,所述第二節流裝置為具有完全打開狀態和部分打開狀態的電磁閥。
特別是,所述壓縮機組件包括依次連接形成環狀的壓縮機、壓縮機四通閥和氣液分離器;所述壓縮機四通閥的A端連接至所述氣液分離器,B端連接至所述室內第二換熱器,C端連接至所述壓縮機,D端連接至所述室外換熱器第二端。
特別是,所述第一節流裝置為并聯的節流件和節流旁通閥。
進一步,所述節流件為電子膨脹閥或毛細管。
特別是,在所述室外換熱器旁設置有風扇。
本實用新型除濕空調系統包括室內第一換熱器和室內第二換熱器、室內第一換熱器和室內第二換熱器之一可以作為冷凝器來使用,解決了現有裝置在除濕時伴隨降溫的問題,抵消除濕運行時伴隨著的降溫效果,甚至能夠適當提升室內的環境溫度,特別適用于低溫高濕環境中的空氣調節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一提供的除濕空調系統的原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二提供的除濕空調系統的原理圖。
圖中:
1、室內第一換熱器;2、室內第二換熱器;3、室外換熱器;4、室外換熱器旁通閥;5、室內四通閥;6、再熱除濕節流閥;7、電磁閥;8、壓縮機;9、壓縮機四通閥;10、氣液分離器;11、節流件;12、節流旁通閥;13、風扇;31、室外換熱器第一端;32、室外換熱器第二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優選實施例一:
本優選實施例公開一種除濕空調系統。如圖1所示,該除濕空調系統包括依次連接形成環狀的壓縮機組件、室外換熱器3、第一節流裝置、室內第一換熱器1、第二節流裝置和室內第二換熱器2,在室外換熱器第一端31和室外換熱器第二端32之間連接有室外換熱器旁通閥4。圖中帶箭頭虛線所示為風流動的方向。
基于該除濕空調系統的空調控制方法是室內第一換熱器1和室內第二換熱器2之一執行再熱功能,用于在除濕過程中加熱。保證該除濕空調系統在低溫高濕環境中能同時除濕和升溫,解決了現有裝置在除濕時伴隨降溫的問題,實現了再熱除濕功能;執行再熱功能的室內第一換熱器1或室內第二換熱器2在制冷工作模式和制熱工作模式時同樣可以發揮換熱作用。
第二節流裝置為室內四通閥5和再熱除濕節流閥6;再熱除濕節流閥6連接在室內四通閥5的a端和d端之間,室內四通閥5的b端連接至室內第二換熱器2,室內四通閥5的c端連接至室內第一換熱器1。
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壓縮機組件包括依次連接形成環狀的壓縮機8、壓縮機四通閥9和氣液分離器10;壓縮機四通閥9的A端連接至氣液分離器10,B端連接至室內第二換熱器2,C端連接至壓縮機8,D端連接至室外換熱器第二端32。
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第一節流裝置為并聯的節流件11和節流旁通閥12。其中,節流件11為電子膨脹閥或毛細管,也可以是其它結構,能起到節流作用即可。
在室外換熱器3旁設置有風扇13,可以增強室外換熱器3的換熱能力,通過降低風扇13轉速可以進一步提升執行再熱功能的室內第一換熱器1或室內第二換熱器2的放熱能力、為其保留更多的熱量,進一步提升再熱性能和再熱量,實現除濕升溫的功能。
在上述結構基礎上的空調控制方法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制熱工作模式和/或再熱除濕工作模式。
執行制冷工作模式時,關閉室外換熱器旁通閥4、關閉節流旁通閥12,室內四通閥5的a端和d端連通、b端和c端連通;從壓縮機組件流出的冷媒經室外換熱器3和節流件11進入室內第一換熱器1,冷媒在室內第一換熱器1中蒸發后經室內四通閥5的c端和b端流入室內第二換熱器2,冷媒在室內第二換熱器2中繼續蒸發后流回至所述壓縮機組件。
執行制熱工作模式時,關閉室外換熱器旁通閥4、關閉節流旁通閥12,室內四通閥5的a端和d端連通、b端和c端連通;從壓縮機組件流出的冷媒進入室內第二換熱器2冷凝,然后冷媒經室內四通閥5的b端和c端進入室內第一換熱器1繼續冷凝,冷凝后的冷媒途經節流件11和室外換熱器3后返回至壓縮機組件。
執行再熱除濕工作模式時,開啟室外換熱器旁通閥4、開啟節流旁通閥12,室內四通閥5的a端和b端連通、c端和d端連通;從壓縮機組件流出的冷媒經室外換熱器旁通閥4和節流旁通閥12后進入室內第一換熱器1,冷媒在室內第一換熱器1中冷凝后經室內四通閥5的c端和d端、經再熱除濕節流閥6、經室內四通閥5的a端和b端后流入室內第二換熱器2,冷媒在室內第二換熱器2中蒸發后流回至壓縮機組件。
執行再熱除濕工作模式時還可以為:降低或停止室外換熱器3的電機轉速(電機轉速的具體數值可以根據再熱量的需求而調整)、關閉室外換熱器旁通閥4、開啟節流旁通閥12,室內四通閥5的a端和b端連通、c端和d端連通;從壓縮機組件流出的冷媒經室外換熱器3和節流旁通閥12后進入室內第一換熱器1,冷媒在室內第一換熱器1中冷凝后經室內四通閥5的c端和d端、經再熱除濕節流閥6、經室內四通閥5的a端和b端后流入室內第二換熱器2,冷媒在室內第二換熱器2中蒸發后流回至壓縮機組件。
其中,開啟節流旁通閥12能進一步降低壓力損失,提升再熱量。空氣先經過室內第二換熱器2進行制冷除濕,再經過室內第一換熱器1進行再熱。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壓縮機做功+制冷量=制熱量,當室外換熱器3被室外換熱器旁通閥4旁通、節流件11被節流旁通閥12旁通后,制冷和制熱全部都在室內側完成,沒有無效散熱;執行再熱除濕工作模式時再熱量最大可以與壓縮機做功相當,在除濕的同時提升室內溫度。
優選實施例二:
本優選實施例公開一種除濕空調系統。如圖2所示,該除濕空調系統的結構以及控制方法均與優選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第二節流裝置為具有完全打開狀態和部分打開狀態的電磁閥7。圖中帶箭頭虛線所示為風流動的方向。
電磁閥7處于完全打開狀態時冷媒可直接流過,沒有節流壓降;電磁閥7處于部分打開狀態時對冷媒有一定的節流效果。
注意,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的技術原理。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這里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雖然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僅僅限于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范圍決定。